彩虹的那一端是發現最真實的自我
撰文/康貴華醫生,編輯/朱正威
如何與身處性別困擾中的朋友相處,很多人還是會困惑。在現今強調「性別平權」的此時,如何在他們各自的性別認同之中,去認識深藏心中最真實的自我,或許才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課題。
全球第一屆國際跨虹節在台灣的舉辦,就是要讓社會知道,性別的議題其實超出我們所想像地複雜,你我都無法置身事外。因為一個有意無意的言語、態度、舉動,對生命帶出的蝴蝶效應,沒有人可以預測。
來自香港的精神科專家-康貴華醫生,在跨虹節的專題講座中,以陪伴與關懷的角度,幫助我們如何成熟自在地與這群朋友建立關係。康醫師給予了一些提醒,讓我們學習以合宜的態度,走入彼此的內心之中。
1.當與性別困擾者互動時,身旁的家人或朋友,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呢?
陪伴性別困擾者(LGBT),除了認知上的學習,澄清自己對性別困擾者可能存在的誤解,是態度上重要的調整。一些陪伴的基本原則:
・不批判—面對性別認同的立場,觀點不見得相同;雖然不同,但接納才能拉近關係。陪伴者要先放下自己的價值判斷,用心聆聽對方的故事,理解對方的限制及困擾,表達關心及同理。
・尊重—切勿強加對方自己的價值觀,而是尊重對方性別認同的自決(想或不想改變的決定),讓對方感受到無條件的接納。
・建立彼此信任—陪伴關係是雙向且平等的,讓彼此可以分享生命的難處及喜悅。性別困擾者的成長過程有許多自我的掙扎,情緒起伏非常常見,特別在初期不穩定的階段,持續的關心非常重要,如談心、吃飯、運動、相約外出等等,逐漸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。陪伴者不要「只專注」性別認同,更要關心各方面的需要,如身體、工作、家人關係及教會生活等,才能讓對方感受到全人的關懷。
・保密—在任何情況下,隱私是絕對重要的尊重(除非涉及生命安全),尤其與「性」有關的部分更是最私密的部分。嚴守保密原則,非常地重要。
・不懼怕、立界線—陪伴者切忌因害怕成為對方傾慕的對象而過度在意,這很容易讓對方感受到被拒絕。陪伴者要訂好清楚的界線,避免因對方狀況影響自己的情緒;亦需注意,自己是否不自覺陷入過度情感依附的關係,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的支援。此外,陪伴者更要建立自己的情感支持系統,保持建康的情緒,才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與人同行。
・陪伴過程最重要的:是要讓人感到被了解、尊重、安全、可靠。陪伴者要以身作則、用「生命影響生命」,而非說教與指責。
2.蠻多面對性別困擾的朋友,或多或少伴隨一些身心方面的狀況,如:憂鬱、焦慮、藥物倚賴或成癮行為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如何陪伴或幫助他們?
若發現身旁的朋友,出現持續性地憂鬱、焦慮,或是藥物倚賴、成癮行為等等狀況,需要協助他們轉介心理諮商或身心科醫生接受專業的支持。不要讓這樣的情況,成為阻礙重建性別自信的高牆,反而帶來更深的自卑無助。
但千萬別忘了「尊重」。雖然看見這些狀態,但千萬別急著要求他們就醫求助(除非已經危急到生命),而是以關心式的提醒,真誠地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已經出現心理影響生理的狀況,產生憂鬱、焦慮,甚至成癮的行為,這超出了陪伴者自身的能力,鼓勵他們可以透過專業醫生的協助,才能在陪伴中,維持平穩的情緒。
3.性別困擾者大多也都會面對自我形象的低落,有什麼樣的方式,能陪伴他們接納真實的自己呢?
成長中親密關係的創傷(包括家庭、同儕否定或霸凌、性侵/性騷擾、異性傷害…等等),都可能是引發自信心低落、自我否定或形象低落的原因。因此,性別自信的重建,的確是幫助性別困擾者最重要的一環。讓他/她們重新經歷各方面的愛與接納,是醫治心靈創傷並重建自我的關鍵。
・持續一對一陪伴的關懷、生命導師或替代父母的陪伴與支持。每次的陪伴中,若偶有一段佳言默想(例如:聖經經文)並分享彼此的領受,有助於心靈的關顧;陪伴者透明地分享生命,也有助信任的建立。
・協助化解衝突,建立互諒互愛的家庭關係。原生家庭始終是人最重要的情感支持。對父母的饒恕與復合,也有助性別自信的重建。
・學習饒恕過去傷害過自己的人,才能從負面情緒的困境中得到釋放。
・參與過來人關懷小組,從了解與接納中,建立健康友誼,彼此互助同行。
・提供一個安全、包容且有正確合宜教導的友善教會或環境,給予充分的時間,逐漸處理創傷並成長,提供貢獻自己長才的機會,才能開啟看見自己生命獨特的機會。
・參與教會團契,學習健康地與同性異性建立有界線、平等的友誼,會幫助減低性別自卑和羞恥感。
・最重要的,是讓他/她們親身經歷天父長闊高深的愛,才能真正滿足心中對愛的強烈渴求。陪伴者是性別困擾者與神的橋樑,認定神所賦予性別身分的獨特美好,並接納自己是神所愛、所寶貝的兒女。不過,我們無力形塑這些經歷或新的自我認同,只有持續地禱告及付出關心,在神的愛中,讓神親自的動工。
4.真實自我的認識與接納是需要時間的,康醫師有什麼提醒,讓陪伴者能持續與性別困擾者並肩同行?
陪伴性別困擾者,需要極大且恆久忍耐的愛心(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),因為時間往往是以「年」為單位。所以,關鍵是陪伴者能否謙卑地向神學習(聖經彌迦書六章8節),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,這樣才能有心力與人同行,並且以身作則地用「生命影響生命」。此外我們應該關注在同行的過程中,是否按神的心意並對神忠心,而不是注重果效;因為縱然陪伴者努力關心、陪伴,惟有神才能讓生命經驗突破。當我們越心急、越看重果效,便越容易失去愛心、包容和耐性而感到失望、灰心。
陪伴者另一個挑戰,就是內心的驕傲而輕看了他/她們。他/她們的成長過程有許多的失落,在情緒上容易大起大落、時好時壞;有時又會隱瞞真相,害怕真實表達。因此,陪伴者要常常學習寬恕和忍耐,太累時也要學習放手,暫停並休息,做一些對自己身心有益的活動,善待自己,等候重新得力;如此,才能以神的愛再次同行。最後,別忘了團隊的重要,才能減輕個人的重擔,也減低對方過分依賴單一陪伴者的壓力。